拦截器是 SpringMVC 框架中一个重要的组件,它提供了对请求进行拦截和处理的能力。通过拦截器,我们可以对请求进行预处理或后处理,例如鉴权、日志记录等。

在 SpringMVC 中,使用拦截器非常简单。定义一个拦截器类并实现 HandlerInterceptor 接口,该接口包含三个方法:preHandle、postHandle 和 afterCompletion。

preHandle 方法在请求处理之前被调用,可以用于进行前置处理。返回值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请求处理,可以通过实现自定义逻辑来决定是否放行或重定向。

postHandle 方法在请求处理之后、视图渲染之前被调用,可以用于进行后置处理。在该方法中,可以对 ModelAndView 进行修改或新增模型数据。

afterCompletion 方法在整个请求完成后被调用,可用于资源清理等操作。

接下来,我们需要在 Spring 配置文件中声明拦截器,并配置拦截的路径。通过使用 标签,我们可以配置多个拦截器,定义在列表中的拦截器按顺序执行。

<mvc:interceptors>
    <mvc:interceptor>
        <mvc:mapping path="/**"/>
        <bean class="com.example.MyInterceptor"/>
    </mvc:interceptor>
</mvc:interceptors>

以上配置会使路径匹配为 '/*' 的请求被 MyInterceptor 拦截。

拦截器的原理是基于 SpringMVC 的核心机制 -- DispatchServlet。当请求进入 DispatchServlet 时,它会遍历配置的拦截器列表,依次执行拦截器的 preHandle 方法。在 Controller 方法执行之后,再依次执行 postHandle 和 afterCompletion 方法。

通过拦截器,我们可以方便地统一处理一些通用的业务逻辑,例如登录检查、参数校验等。合理地使用拦截器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、降低耦合度,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。

SpringMVC 拦截器是实现请求拦截和处理的重要组件,通过进行前置和后置处理,我们可以在请求的不同阶段添加自定义逻辑。配置和使用拦截器相对简单,可以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。